儿童心肌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机械循环支持、中医治疗等方式治疗。儿童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限制体力活动3-6个月,重症患儿需持续心电监护。饮食应给予低盐、易消化食物,控制液体入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选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者需使用敏感抗生素。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包括辅酶Q10、磷酸肌酸钠。心律失常者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心功能不全时需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类药物。
3、免疫调节治疗重症患儿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过度免疫反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中和自身抗体,适用于暴发性心肌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用于难治性病例。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特定类型有效。治疗期间需监测免疫功能变化。
4、机械循环支持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时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适用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心室辅助装置可维持循环等待心脏恢复。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严重传导阻滞。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功能,维持氧合。
5、中医治疗急性期可用清营汤、生脉散清热解毒。恢复期选用归脾汤、炙甘草汤益气养阴。中成药如参麦注射液改善心肌供血。针灸取内关、膻中等穴位调节心功能。推拿按摩可辅助改善循环,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儿童心肌炎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脂肪食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心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活动耐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