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防治方法主要有安全性行为、定期筛查、疫苗接种、暴露后预防和规范治疗。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
1、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艾滋病、淋病等性病传播概率。避免多个性伴侣或高危性行为,黏膜接触前检查对方生殖器有无异常分泌物或皮损。性行为后及时清洁会阴部,但过度冲洗可能破坏阴道菌群平衡。
2、定期筛查有性行为人群建议每年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HIV抗体检测。女性需加做宫颈分泌物淋球菌和衣原体检查。同性性行为者应增加肛门HPV和淋病筛查频率。孕早期强制筛查梅毒、乙肝等可阻断母婴传播。
3、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可预防尖锐湿疣和宫颈癌,推荐9-45岁人群接种。乙肝疫苗需完成三针全程接种,表面抗体阴性者需加强免疫。目前淋病和衣原体疫苗尚在研发阶段。
4、暴露后预防高危性行为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如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预防HIV感染。梅毒暴露后预防性注射苄星青霉素。所有暴露后干预都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5、规范治疗确诊后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如头孢曲松治疗淋病,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可采用冷冻或光动力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性伴侣需同步检查和治疗。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共用剃须刀、浴巾等个人物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注意防护。出现尿道分泌物、生殖器溃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增强免疫力,限制酒精摄入以免影响药物代谢。治疗后需按要求复查直至病原体完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