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期主要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和临床表现分为五期。第一期为肾功能正常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无明显症状,需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肾毒性药物。第二期为肾功能轻度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可能出现蛋白尿或血尿,需控制血压、血糖,低盐低蛋白饮食。第三期为肾功能中度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可能出现水肿、乏力,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第四期为肾功能重度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可能出现贫血、高血压,需透析准备,严格控制饮食。第五期为终末期肾病期,肾小球滤过率极低,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严格限制水、盐、钾摄入。
1、第一期为肾功能正常期,患者无明显症状,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尿常规检查可能发现轻度蛋白尿或血尿。此时应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饮食上保持均衡,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第二期为肾功能轻度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或血尿,血压可能略有升高。此时应严格控制血压,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减少蛋白尿。饮食上采用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0g/kg,避免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等。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第三期为肾功能中度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血压升高明显。此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饮食上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第四期为肾功能重度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贫血、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尿量减少。此时应严格控制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g/kg以下,避免高磷、高钾食物。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严格控制血压,准备透析治疗。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第五期为终末期肾病期,肾小球滤过率极低,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贫血、高血压、水肿、尿毒症等症状。此时需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严格控制水、盐、钾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g/kg以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严格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期治疗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和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