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痛风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发热,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盖等部位。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1、关节疼痛
痛风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关节疼痛,通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大脚趾、脚踝、膝盖等关节,疼痛感剧烈,常被描述为“刀割样”或“烧灼样”。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随后逐渐缓解。
2、关节红肿和发热
受累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和发热,皮肤表面可能呈现紫红色。这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积,引发炎症反应。触摸时,关节区域会感到温热,甚至可能伴有轻微压痛。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炎症,患者可能会感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例如,大脚趾痛风发作时,行走或穿鞋都会变得困难。这种症状通常在疼痛缓解后逐渐消失,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反复发作。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 秋水仙碱:用于急性发作期,可快速减轻症状。
-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用于长期控制尿酸水平,预防复发。
2、饮食调整
- 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
- 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
- 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3升,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3、生活方式改善
-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适当减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 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
- 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和关节功能。
痛风早期症状虽然痛苦,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频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尿酸水平检测和相关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