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主要治疗干眼症、结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等眼部疾病。中医眼科通过辨证施治,结合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对慢性眼病和功能性眼病有独特优势。
1、干眼症干眼症在中医称为白涩症,多与肝肾阴虚、津液不足有关。中医常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汤等滋阴明目方剂,配合睛明穴、攒竹穴针灸治疗。对于长期用眼过度导致的干眼症状,可辅以决明子、菊花等药茶熏蒸。
2、结膜炎急性结膜炎属中医暴风客热范畴,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等疏风清热方剂。慢性结膜炎多因脾虚湿困,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外治法可用黄连水滴眼或野菊花煎汤洗眼,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青光眼青光眼在中医属五风内障,与肝郁气滞、痰火上扰相关。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选用柴胡疏肝散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急性发作期可针刺太阳穴、风池穴降压,配合夏枯草、钩藤等清热平肝药物。
4、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属中医圆翳内障,病机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早期可用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延缓发展,配合承泣穴、四白穴艾灸。成熟期仍需手术治疗,术后可用益气聪明汤促进恢复。
5、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归中医青盲范畴,多因气血两虚或脉络瘀阻。治疗以补益气血为主,选用人参养荣汤合通窍活血汤。可配合睛明穴、球后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用眼。
中医眼科治疗期间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饮食宜清淡,多食胡萝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可每日做眼周穴位按摩。急性眼病或视力骤降时须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保护视功能。中药使用需经专业医师辨证,不可自行滥用清热明目类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