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其特点包括骨密度显著下降、骨小梁变薄、骨皮质变薄、骨强度降低、骨折易发性增加。
1、骨密度下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水平,这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钙吸收减少等因素有关。日常可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减缓骨密度下降。
2、骨小梁变薄:骨小梁是骨骼内部的支撑结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小梁变薄,导致骨骼承重能力下降。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配合适度的抗阻训练,有助于维持骨小梁健康。
3、骨皮质变薄:骨皮质是骨骼外层的坚硬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皮质变薄,骨骼更容易发生骨折。避免剧烈运动和跌倒,日常可通过太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骨骼稳定性。
4、骨强度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强度显著降低,骨骼变得脆弱。补充蛋白质和矿物质,如鱼、肉、坚果等,配合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骨强度。
5、骨折易发性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髋部、脊柱和腕部骨折。日常应注意防滑防摔,家中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减少骨折发生的可能性。
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奶酪、鱼类等;运动上可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如散步、游泳、哑铃训练等;生活习惯上应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