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穿孔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胃肠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溃疡、外伤、肿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等症状。
1、突发剧烈腹痛胃肠穿孔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上腹部或全腹刀割样剧痛,疼痛常始于穿孔部位并迅速扩散至全腹。胃穿孔多表现为剑突下疼痛,十二指肠穿孔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腹痛程度与穿孔大小、胃内容物流出量相关,常因体位改变或深呼吸加重,患者多呈蜷曲体位以减轻痛苦。
2、腹肌紧张穿孔后胃酸或肠液刺激腹膜会导致板状腹,表现为全腹肌肉持续性收缩僵硬,触诊时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这种防御性肌紧张是腹膜受到化学性刺激的典型反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转为细菌性腹膜炎,腹部压痛范围会不断扩大。
3、恶心呕吐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初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或血性液体。呕吐不能缓解腹痛,反而可能加重脱水症状。严重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乏力、心悸等伴随症状。
4、发热穿孔6-12小时后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39℃,提示腹腔感染。发热多伴随寒战、脉搏增快等全身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此时体温反而可能低于正常。
5、休克重症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多因大量消化液刺激腹膜导致体液丢失,或后期严重感染所致。休克前期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后期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紧急抢救。
胃肠穿孔属于急腹症,确诊后通常需要禁食并立即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愈合情况。日常需控制基础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