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门周围发红可通过保持干燥、调整饮食、使用护臀膏、更换纸尿裤、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尿布疹、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摩擦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
肛门周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引发红肿。每次更换纸尿裤时用温水清洗后,需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可让婴儿每天有1-2小时不穿纸尿裤的时间,使皮肤充分接触空气。
2、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婴儿若频繁出现红臀,可能与母亲饮食中的刺激性食物有关。哺乳期母亲应减少摄入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更换低敏配方,腹泻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3、使用护臀膏:
氧化锌软膏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离排泄物刺激。鞣酸软膏具有收敛消炎作用,适合轻度糜烂时使用。凡士林作为基础保湿剂,可预防皮肤皲裂。涂抹前需确保皮肤清洁干燥,薄层均匀覆盖发红区域。
4、更换纸尿裤:
选择透气性好的超薄型纸尿裤,每2-3小时更换一次,排便后立即更换。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清洁,可选用无纺布蘸温水擦拭。纸尿裤不宜包裹过紧,腰围处应能插入两根手指为宜。
5、就医检查:
若发红区域出现脓疱、溃疡或持续超过3天未改善,需排除白色念珠菌感染。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可能需化验大便常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真菌软膏或弱效激素药膏,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婴儿排便频率和性状,腹泻时及时清洁并涂抹护臀膏。选择棉质透气的衣物,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婴儿衣物。母乳喂养母亲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改善婴儿皮肤状态。若出现皮肤破溃渗液,可暂时改用纱布尿布并配合红光理疗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