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红外线射到眼睛后应立即停止接触光源,闭眼休息并用冷毛巾敷眼。眼睛接触红外线可能导致角膜损伤、晶状体混浊或视网膜灼伤,具体损伤程度与照射强度和时间有关。轻微刺激可通过闭眼休息、冷敷处理、人工泪液、避光防护、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若出现持续疼痛、视力模糊或畏光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闭眼休息立即闭眼减少眼球活动,避免揉搓眼睛。红外线热效应可能引起角膜表层细胞脱水,闭眼可促进泪液分泌修复损伤。建议在暗光环境中休息半小时以上,期间避免使用电子屏幕或强光刺激。
2、冷敷处理用4℃左右冷藏的干净毛巾敷于闭合的眼睑,每次1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减轻组织充血和炎症反应,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冷敷后观察是否出现结膜充血加重,若异常需停止操作。
3、人工泪液可选择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每日使用不超过6次。人工泪液能缓解干涩和异物感,但不可替代专业治疗。使用前清洁双手,滴药时避免瓶口接触眼球。
4、避光防护48小时内外出需佩戴防紫外线400的太阳镜,选择包覆式镜框阻挡侧面光线。室内建议拉窗帘并使用柔光照明,避免台灯直射眼睛。强光可能加剧已受损角膜的光敏感反应。
5、就医检查若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或眼压升高等症状,需急诊排查视网膜损伤。眼科医生可能通过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脱落情况,眼底镜观察黄斑区是否水肿,必要时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深层组织损伤。
红外线眼损伤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帮助代谢热损伤产物。饮食增加深绿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延缓氧化应激。两周内避免游泳、桑拿等高温高湿环境,禁止自行使用激素类眼药。建议每三个月复查眼压和视力,长期接触红外线工作者应配备专业防护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