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口服补液盐、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腹泻可能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暂时停止添加新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汤、稀粥、苹果泥等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特殊配方。
2、补充水分每2小时补充少量温开水或淡盐水,观察排尿量和口腔湿润度。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增加补液量。可准备专用喂水杯培养宝宝饮水习惯。
3、使用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需使用40℃以下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服用后观察大便性状改善情况,一般需要3-5天见效。
4、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Ⅲ能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预防脱水。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喂服。若宝宝拒绝饮用,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入。出现严重呕吐时需暂停补液。
5、就医治疗当腹泻超过3天、出现血便、持续发热或精神萎靡时,需及时儿科就诊。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细菌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
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注意奶瓶餐具消毒,家庭成员需规范洗手。观察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变化,监测体温和活动状态。恢复期逐步增加营养密度,从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如伴随出牙、疫苗接种等情况,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