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痛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发热,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盖等部位。痛风发作时,关节疼痛剧烈,常伴有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和触痛,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活动。痛风的急性发作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痛风,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受损。
1、关节疼痛:痛风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剧烈关节疼痛,通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疼痛部位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盖等关节,疼痛感如刀割或火烧,严重时可能无法忍受。疼痛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反复发作。
2、红肿发热:痛风发作时,受累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和发热,皮肤表面可能发亮,触痛明显。红肿和发热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内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所致。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患者常感到关节灼热。
3、活动受限:痛风发作时,关节疼痛和肿胀可能导致活动受限,患者难以正常行走或进行日常活动。急性发作期间,患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对受累关节施加压力。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关节功能受损,影响生活质量。
4、慢性痛风:若痛风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痛风。慢性痛风患者关节内尿酸结晶持续沉积,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丧失。慢性痛风还可能伴随痛风石的形成,痛风石是尿酸结晶在皮下沉积形成的硬块,常见于耳廓、手指、脚趾等部位。
痛风发作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长期控制痛风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保持适当体重、多喝水等。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可以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