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不吃药可能会自愈,但具体是否自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决定。急性中耳炎症状较轻时可能自行缓解,慢性中耳炎或伴随化脓性感染时通常需要药物治疗。
急性中耳炎早期可能由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耳闷或轻微听力下降。此时通过充分休息、多饮水、保持鼻腔通畅等措施,部分患者症状可在数日内逐渐消退。耳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疼痛,避免用力擤鼻可防止炎症加重。观察期间需监测体温和耳部症状变化。
当出现持续耳痛超过48小时、耳道流脓、高热或听力明显下降时,多提示细菌感染或鼓膜穿孔。此时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控制感染。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乳突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鼓室积液影响语言发育。
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患者均应避免游泳、乘飞机等可能加重耳压差的活动。哺乳期婴幼儿喂奶时需保持头高位,成人应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若症状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或每年发作超过3次,建议进行纯音测听和颞骨CT检查排除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