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尿路感染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但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尿路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激素变化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
孕期尿路感染若未及时治疗,细菌可能通过血液或上行感染影响胎儿。轻度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或早产风险增加。严重感染可能诱发绒毛膜羊膜炎,甚至导致流产或死胎。妊娠期生理变化如子宫压迫输尿管、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尿路平滑肌松弛,均会增加尿路感染概率。部分孕妇可能因饮水不足或憋尿等习惯加重感染风险。
少数情况下,严重尿路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或急性肾盂肾炎,此时胎儿缺氧、低体重出生等风险显著升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疾病的孕妇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需警惕上尿路感染可能对胎儿造成的直接损害。
建议孕妇出现泌尿系统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和尿培养明确诊断。治疗需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排尿后从前向后清洁会阴,避免穿紧身裤。定期产检时建议主动筛查无症状菌尿,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降低胎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