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黄连、白术和茯苓,这些药物具有抗炎、修复胃黏膜和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慢性胃炎多由长期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酸分泌异常引起,中药治疗可通过调理脾胃、改善症状和促进胃部修复。
1、黄连:黄连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尤其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黄连素能够减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胃痛和胃酸过多。使用方法为煎汤或制成丸剂,每日适量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白术: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中药,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其有效成分白术多糖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白术可与其他中药配伍煎服,或制成粉末冲服,适合长期调理。
3、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胃胀、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其有效成分茯苓多糖能够调节胃肠蠕动,缓解胃部不适。茯苓可煎汤或制成丸剂,每日服用,有助于改善胃部环境。
4、饮食调理: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和山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
5、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改善消化功能。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胃部修复。长期坚持中药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慢性胃炎的整体状况,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