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路感染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尿路梗阻、免疫功能低下、前列腺疾病、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尿路感染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1、生理性因素饮水不足、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尿液浓缩,细菌在尿道内繁殖。长时间久坐、穿着过紧的裤子可能造成会阴部潮湿闷热,增加细菌滋生概率。建议每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尿路梗阻尿道结石、肿瘤等可能阻碍尿液正常排出,导致细菌滞留。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等。
3、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降低机体抵抗力。这类患者易发生反复感染,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同时监测血糖水平。
4、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或炎症可能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流变细。治疗可采用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严重者需前列腺切除术,配合使用前列舒通等中成药。
5、性传播疾病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特异性尿道炎。典型症状为尿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随灼热感。确诊需实验室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性伴侣需同时治疗。
预防男性尿路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日常应穿着透气棉质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适当补充蔓越莓制品可能有助于预防复发,但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保持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