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高血压主要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这些疾病通过激素分泌异常或代谢紊乱导致血压升高,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确诊。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多尿等症状。诊断需检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治疗可采用螺内酯等醛固酮拮抗剂,或行肾上腺切除术。
2、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分泌过量儿茶酚胺导致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确诊需测定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影像学定位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需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3、库欣综合征库欣综合征因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引发向心性肥胖、紫纹和高血压。病因包括垂体腺瘤、肾上腺肿瘤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使用。诊断依赖血皮质醇节律检测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治疗需针对病因选择手术或药物。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代谢亢进和收缩期高血压。常见症状有心悸、体重下降、手抖。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5、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造成肾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典型表现为突发难治性高血压,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确诊需肾动脉造影,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或血管重建手术。
内分泌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自行调整降压药物,所有治疗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应同步控制血糖血脂,肥胖患者需逐步减重。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靶器官损害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