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母乳或配方奶、米汤、苹果汁、椰子水等方式补液。腹泻脱水可能与感染、喂养不当、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症状。
一、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是WHO推荐的标准补液方式,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电解质,能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每腹泻一次补充10毫升每公斤体重。需使用专用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散,避免自制糖盐水比例不当。补液时需少量多次喂服,每次5-10毫升,间隔5-10分钟。
二、母乳或配方奶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按需哺乳,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和电解质。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为1:1比例,但不宜超过24小时。需注意乳糖不耐受患儿需换用无乳糖配方奶,如腹泻奶粉。每次喂养量减少,增加喂养频率至8-12次每日。
三、米汤六月龄以上婴儿可添加米汤作为辅助补液,含淀粉水解产物和少量电解质。制作时按1份大米加10份水煮沸后取上清液,可加入少量盐。每次喂30-50毫升,每日4-6次。需现煮现用避免变质,不能完全替代母乳或补液盐。
四、苹果汁稀释苹果汁适用于六月龄以上轻度脱水婴儿,按1:1比例加水稀释后含果糖和钾离子。选择新鲜苹果榨汁过滤,避免市售含糖饮料。每次喂20-30毫升,每日不超过120毫升。合并呕吐或重度脱水时禁用,可能加重渗透性腹泻。
五、椰子水天然椰子水含钾钠等电解质,适合一岁以上幼儿轻度脱水。选择无添加的纯椰子水,按1:1稀释后饮用。每次30-50毫升,每日2-3次。需注意可能诱发过敏,首次饮用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反应。不能替代医疗级补液方案。
补液期间需持续监测脱水体征,每2小时评估尿量、精神状态和皮肤弹性。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奶具需严格消毒,辅食添加暂停至腹泻停止后3天。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或8小时无尿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恢复期可补充婴幼儿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