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和胰腺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胰腺疾病,胰腺炎属于炎症性疾病,胰腺癌属于恶性肿瘤。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胰腺癌则可能出现黄疸、体重下降等表现。两者在病因、症状、检查手段、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1、病因差异胰腺炎多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诱发,属于胰腺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吸烟、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等有关,是胰腺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
2、症状特点急性胰腺炎常突发剧烈上腹痛,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慢性胰腺炎以反复腹痛、脂肪泻为主。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进展后可出现无痛性黄疸、消瘦、腹部包块,部分患者有血糖异常升高。
3、检查方法胰腺炎诊断主要依靠血淀粉酶、脂肪酶检测及腹部CT,可见胰腺肿大、渗出等炎症表现。胰腺癌需通过增强CT、MRI或超声内镜发现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CA19-9可能升高,确诊需病理活检。
4、治疗原则胰腺炎以禁食、抑酸抑酶、抗感染等保守治疗为主,重症需手术清创。胰腺癌早期首选手术切除,中晚期需结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但整体预后较差。
5、疾病预后多数胰腺炎经规范治疗可痊愈,慢性胰腺炎需长期管理。胰腺癌五年生存率较低,早期发现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晚期多以姑息治疗为主。
胰腺疾病患者需严格戒酒、低脂饮食,定期监测血糖。急性腹痛或不明原因消瘦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慢性胰腺炎患者应每年复查,警惕癌变可能。胰腺癌高危人群可通过肿瘤标志物筛查实现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