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晚上咳嗽可通过保持室内湿度、调整睡姿、拍背排痰、适量饮水、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晚上咳嗽通常由空气干燥、鼻后滴漏、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室内湿度干燥空气可能刺激宝宝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冷空气直吹。定期清洗加湿器水箱防止霉菌滋生,夜间可在卧室放置一盆清水辅助加湿。若开空调取暖,温度建议控制在22-24摄氏度。
2、调整睡姿鼻后滴漏是常见诱因,抬高床头15-30度可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头,避免俯卧位睡眠。观察宝宝是否伴有鼻塞或打鼾,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喷鼻清洁鼻腔。持续鼻塞需排除过敏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
3、拍背排痰对于痰液粘稠的咳嗽,家长可在宝宝空腹时进行拍背。手掌呈空心状,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背部两侧,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拍背前后半小时避免进食,操作时注意观察宝宝面色和呼吸状态。伴随喘鸣音需警惕支气管炎。
4、适量饮水温开水能稀释呼吸道分泌物,1岁半幼儿每日饮水量约600-800毫升。夜间咳嗽时可少量多次喂温水,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影响睡眠。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合并发热或腹泻时需特别注意补水,观察尿量变化。
5、遵医嘱用药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性咳嗽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痰多时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严禁自行服用镇咳药,尤其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药品。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家长需每日记录咳嗽频率和特征,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呕吐、皮疹等伴随症状。保持卧室清洁,每周更换床单并用55摄氏度以上热水清洗。饮食上避免过甜过咸食物,过敏体质宝宝需回避牛奶、鸡蛋等常见致敏原。咳嗽期间减少剧烈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若采取上述措施3天后无改善,或咳嗽严重影响睡眠进食,应及时到儿科门诊完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