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一般自愈需要7-30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耳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俗称,由耳内碳酸钙结晶脱落进入半规管引发。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时,耳石可能通过头部活动自然复位,7-14天内眩晕感逐渐消失。部分患者因耳石黏附较紧或存在多半规管受累,需更长时间适应或通过专业手法复位,自愈期可能延长至14-30天。期间眩晕发作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如起床、躺下或转头时出现短暂旋转感,通常持续数秒至1分钟。避免突然低头、仰头或剧烈运动有助于减少症状发作,睡眠时可垫高枕头15-30度。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听力下降、头痛等异常,需排除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其他疾病。
耳石症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需清淡,限制高盐食物以减少内耳淋巴液积聚。可适度进行Brandt-Daroff复位练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急性发作期建议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受伤。若反复发作或自愈困难,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视频眼震电图或Dix-Hallpike试验明确诊断,必要时接受耳石复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