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听诊主要通过听诊器在胸壁特定区域识别心音与杂音,常用听诊区包括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及三尖瓣区。
1、二尖瓣区听诊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是二尖瓣关闭和开放产生心音的主要区域。听诊时需注意第一心音强度及有无开瓣音,异常可能提示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宜取左侧卧位,呼气末屏气可增强听诊效果。
2、肺动脉瓣区听诊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进行,重点识别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分裂及喷射性杂音。肺动脉高压时可闻及P2亢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听诊时需配合呼吸变化观察杂音强度改变。
3、主动脉瓣区听诊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要捕捉主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或关闭不全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杂音向颈部传导是其特征,听诊时应同时触诊颈动脉搏动。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增强主动脉瓣反流杂音的识别。患者前倾坐位、深呼气后屏气时,舒张期递减型杂音更明显。该区域对早期主动脉瓣病变筛查有重要价值。
5、三尖瓣区听诊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是三尖瓣听诊区,主要观察颈静脉怒张与肝颈静脉回流征。三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吸气时增强,需与二尖瓣杂音鉴别。右心衰竭患者该区域听诊尤为重要。
心脏听诊需在安静环境中进行,配合触诊、视诊综合评估。听诊前避免剧烈运动,室温保持适宜以防肌肉震颤干扰。建议采用钟型与膜型听诊头交替使用,低频心音用钟型听诊头,高频杂音选用膜型听诊头。系统听诊应从二尖瓣区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完成各瓣膜区检查,每个区域至少听诊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发现异常心音或杂音应及时记录其特征与时相,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