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清铁蛋白等指标进行判断。治疗包括补充铁剂、调整饮食和改善吸收。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血常规表现。血红蛋白是判断贫血的关键指标,正常成年男性应≥120g/L,女性应≥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80fL提示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敏感指标,低于15μg/L表明铁储备不足。
1、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携带氧气的蛋白质,其水平降低直接反映贫血程度。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通过血常规检查,医生可以迅速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并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反映红细胞的大小,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减小,称为小细胞性贫血。MCV低于80fL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表现。小细胞性贫血不仅影响氧气的运输,还可能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进一步加重贫血症状。
3、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缺铁性贫血时,铁储备减少,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血清铁蛋白低于15μg/L表明铁储备不足,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铁储备不足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加重。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包括补充铁剂、调整饮食和改善铁的吸收。铁剂补充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手段,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饮食调整应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和绿叶蔬菜。改善铁的吸收可以通过同时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促进铁的吸收。对于严重贫血或口服铁剂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铁剂或输血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监测治疗效果,确保贫血得到有效控制。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血常规指标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补充铁剂、调整饮食和改善吸收,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确保治疗效果,预防贫血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