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泻时可通过尿量减少、口渴加重、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表现判断脱水。腹泻导致脱水主要与水分摄入不足、电解质丢失过多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脱水程度采取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等措施。
腹泻后尿量明显减少且尿液颜色深黄是早期脱水信号,伴随持续口干舌燥需警惕。此时胃肠黏膜因炎症反应分泌减少,肠道水分吸收功能减弱,大量液体经粪便排出。可服用口服补液盐散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若出现四肢皮肤捏起后回弹缓慢,提示中度脱水已影响皮下组织灌注。这类患者常伴有低钾引起的肌无力,需检测血电解质水平,必要时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
当发生眼球结膜干燥、婴幼儿囟门凹陷等体征时,表明脱水已累及细胞外液容量。重度脱水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等意识改变,与脑细胞脱水及钠离子代谢紊乱相关。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快速扩容,同时排查霍乱弧菌等病原体感染。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腹泻时更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需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
腹泻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饮品加重渗透性腹泻。每次稀便后补充100-200毫升淡盐水,适当食用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若持续6小时无尿或出现抽搐等严重症状,须急诊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居家可备口服补液溶液预防脱水,但血便、高热或脱水体征加重时必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