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需注意预防感染扩散、监测神经系统症状、规范用药、加强营养支持及康复护理。主要注意事项包括隔离防护、症状观察、药物管理、饮食调整和心理疏导。
1、隔离防护:
患者需单独居住并保持房间通风,避免交叉感染。接触者应佩戴口罩,患者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发病初期传染性较强,隔离期通常持续至体温正常且脑膜刺激征消失后3天。
2、症状观察:
重点监测体温变化、意识状态及抽搐发作频率。每小时记录瞳孔大小和光反射,警惕颅内压增高表现。出现持续高热、喷射性呕吐或肢体瘫痪需立即就医。
3、药物管理:
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时使用,常见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核苷类似物。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需监测血糖和消化道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喂养。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糜、蛋花粥,每日补充维生素B族。禁食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
5、心理疏导:
恢复期可能出现情绪障碍或认知功能减退,需进行定向力训练和记忆康复。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通过拼图、朗读等简单任务帮助重建神经功能。儿童患者建议定期评估智力发育水平。
康复阶段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固定自行车,促进肢体协调功能恢复。饮食可增加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食用3次深色蔬菜补充叶酸。睡眠环境需保持黑暗安静,午休不超过1小时。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部影像学,疫苗接种需延迟至病情稳定后6个月。出现头痛加重或性格改变应及时神经科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