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手术治疗。乙肝通常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的核心治疗手段,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患者。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核苷类似物。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抗病毒治疗需长期坚持,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
2、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乙肝病毒。常用药物包括干扰素α注射液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可激发机体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免疫调节治疗疗程相对固定,但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保肝治疗保肝治疗主要用于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损伤。常用药物包括水飞蓟素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这些药物能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脏代谢功能。保肝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需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通过辨证施治改善乙肝症状。常用方剂包括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中成药有乙肝宁颗粒、肝复乐胶囊等。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可改善乏力、纳差等症状,但抗病毒效果有限,需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乙肝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肝移植和部分肝切除术。肝移植是治疗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术后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复发。部分肝切除术主要用于肝癌早期患者,术后同样需要继续抗病毒治疗。手术治疗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乙肝患者除规范治疗外,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限制高脂肪食物。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出现乏力加重、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