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血压135/95属于高血压前期,尚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而135/95处于正常高值范围,提示可能存在心血管风险。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关键,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1、饮食调整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菠菜、番茄等。采用DASH饮食模式,强调全谷物、低脂乳制品、鱼类、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2、规律运动对血压管理至关重要。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每周2-3次,锻炼主要肌群。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运动后监测血压变化,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3、体重管理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减重1公斤可使收缩压下降约1mmHg。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和增加运动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
4、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血压控制。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限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避免熬夜。减少精神压力,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维持情绪稳定。
5、定期监测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建议家庭自测血压,选择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保持正确姿势。记录血压数值,就诊时供医生参考。如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血压135/95虽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但提示存在心血管风险,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方案,坚持长期规律监测和治疗,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