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过敏性鼻窦炎可能引发鼻息肉、哮喘和慢性鼻窦炎等疾病。其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刺激、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治疗需结合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
1、鼻息肉
过敏性鼻窦炎患者因长期炎症刺激,鼻腔黏膜可能增生形成鼻息肉。鼻息肉会导致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治疗上,轻度患者可使用鼻用类固醇喷雾(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缓解症状;中重度患者需考虑手术切除,如内窥镜下鼻息肉切除术。
2、哮喘
过敏性鼻窦炎与哮喘密切相关,两者常同时存在,称为“同一气道疾病”。鼻部炎症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或炎症介质扩散,诱发或加重哮喘。治疗哮喘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等药物,同时控制鼻窦炎症状。
3、慢性鼻窦炎
过敏性鼻窦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鼻窦炎,表现为长期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鼻用类固醇喷雾,以及鼻腔冲洗(如生理盐水冲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过敏性鼻窦炎的治疗需综合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鼻用类固醇喷雾;手术适用于严重病例;生活方式上,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定期清洁鼻腔有助于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