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疼通常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与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或感染等因素有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麻木、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脚疼多数情况下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引发疼痛、麻木或感觉减退。同时,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影响足部血液供应,进一步加重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疼痛或不适,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溃疡或感染。
少数情况下,糖尿病脚疼可能由急性感染或外伤引起。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足部轻微损伤也可能迅速发展为严重感染。若脚疼伴随红肿、发热、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警惕感染可能。部分患者可能因足部结构异常或鞋袜不合适导致局部受压,引发疼痛。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疼应及时就医,完善血糖、神经功能、血管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防止足部受伤。若发现足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