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结石通常是指外耳道耵聍栓塞,可通过耳镜检查、症状观察等方式判断。耵聍栓塞可能由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狭窄、不当挖耳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1、耳镜检查耳镜检查是确诊耵聍栓塞的主要方法。医生使用耳镜可直观观察外耳道内耵聍的性状、颜色及堵塞程度。完全堵塞时可见棕黑色团块,部分堵塞可能呈现片状或碎屑状。检查时还可能发现外耳道皮肤充血等继发炎症表现。
2、症状观察耵聍栓塞常见症状包括单侧耳闷胀感、渐进性听力减退、耳鸣或耳内异响。严重时可引发反射性咳嗽或眩晕。若继发感染会出现耳痛、耳道流脓等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或哭闹,家长需注意观察这些异常行为。
3、听力测试纯音测听可显示传导性听力下降,气导阈值通常提高20-40分贝,骨导听力正常。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呈平坦型。这些检查能帮助鉴别中耳疾病,但需在清除耵聍后复查确认。
4、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显示外耳道内高密度团块影,主要用于排除外耳道骨瘤、胆脂瘤等占位性病变。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鉴别肿瘤或炎性病变,但通常不作为耵聍栓塞的常规检查手段。
5、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是否有游泳、长期佩戴助听器等导致耳道潮湿的病史,或既往有耵聍栓塞反复发作的情况。长期使用棉签挖耳的人群风险较高,这类习惯可能导致耵聍被推入耳道深部形成栓塞。
发现耳部不适时避免自行掏挖,可使用温水冲洗外耳道,但鼓膜穿孔者禁用此法。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洁耳道有助于预防耵聍堆积,若出现持续听力下降或耳痛,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日常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