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局部清洁、及时就医治疗等方面。
1、调整饮食结构痔疮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苹果等,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压力。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加重血管充血。适量补充酸奶等益生菌食物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2、保持规律排便建立固定排便时间,每次如厕不超过5分钟,避免用力屏气。便秘时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或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长期便秘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继发因素。
3、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变换体位,工作时可垫软坐垫分散压力。每日进行提肛运动3-5组,每组收缩肛门10-15秒。孕妇等特殊人群可通过侧卧缓解盆腔压力,避免骑自行车等摩擦肛周的运动。
4、保持局部清洁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摩擦。发作期可每日温水坐浴1-2次,水温控制在40℃以下。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局部潮湿诱发感染。出现瘙痒时勿抓挠,可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5、及时就医治疗若出现持续便血、血栓形成或嵌顿痔脱出,需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严重者可考虑胶圈套扎或PPH手术。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糖尿病患者需优先控制血糖。
痔疮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长时间蹲位劳作。发作期可冷敷缓解肿胀,恢复期改为热敷促进循环。定期进行肛门指检排除直肠病变,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做肠镜检查。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快走等,体重超标者需逐步减重。出现排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