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疾病可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钡餐造影、胃功能检测、腹部超声等方式检查。胃部疾病可能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胃部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胃痛、反酸、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胃部,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恶心感。胃镜能发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早期胃癌等病变,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以防呛咳。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等。呼气试验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胶囊,30分钟后吹气收集样本。阳性结果提示现症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根除治疗。家庭成员建议同步筛查以防交叉感染。
3、钡餐造影钡餐造影通过X线显影观察胃部形态和蠕动功能。检查前需饮用硫酸钡混悬液,在透视下观察钡剂充盈和排空过程。该方法适用于胃下垂、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症等动力性疾病诊断,但对早期黏膜病变敏感性低于胃镜。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便秘者需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辅助排泄。
4、胃功能检测胃功能检测包括胃酸分泌试验、胃蛋白酶原测定等。五肽胃泌素刺激试验可评估胃酸分泌量,辅助诊断胃泌素瘤或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降低提示胃黏膜萎缩风险。此类检查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前3天应停用奥美拉唑肠溶片等抑酸药物,避免干扰结果准确性。
5、腹部超声腹部超声主要用于筛查胃部占位性病变和周围脏器异常。通过高频声波可发现胃壁增厚、胃腔扩张等征象,但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有限。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必要时可饮水500毫升充盈胃腔提高显像清晰度。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肿瘤性质,配合增强CT能提高分期准确性。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吸烟饮酒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建议逐步戒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者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完善胃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部体检,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血清胃泌素17检测联合胃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