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痔疮术后便血需及时就医检查,确认是否为正常术后反应或并发症,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止血治疗和伤口护理。术后便血可能由手术创面未完全愈合、排便用力过度或感染引起,需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大便通畅和局部清洁。
1、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是便血的常见原因。痔疮手术后,创面需要一定时间愈合,期间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建议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对创面的刺激,同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明胶海绵等,促进创面愈合。
2、排便用力过度可能导致创面撕裂,引发便血。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或腹泻。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食用燕麦、红薯、芹菜等,同时多喝水,软化大便。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感染可能引起创面炎症和出血。术后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用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坐浴后可涂抹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若出现发热、创面红肿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4、饮食调理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术后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咖啡等,以免刺激创面。建议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果,促进创面愈合。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
5、术后定期复查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建议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若便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如肛裂、直肠息肉等。
痔疮术后便血虽常见,但需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局部清洁和定期复查,大多数患者的便血症状可逐渐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