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心律失常心电监护可通过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调整监护参数、保持电极片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记录异常情况等方式进行管理。心律失常通常由情绪波动、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观察波形:心电监护时需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如房颤、室性早搏等。发现异常波形时,及时记录并报告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2、调整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监护仪的报警参数,避免误报或漏报。设置合理的心率上下限,确保监护仪能够准确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发作。
3、清洁电极:定期检查并清洁电极片,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避免信号干扰。电极片松动或脱落可能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需及时更换。
4、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心电监护仪的功能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池电量不足或设备故障可能影响监测结果,需提前做好维护工作。
5、记录异常:详细记录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记录内容包括心率变化、患者主诉及监护仪报警信息等。
日常护理中,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饮食上注意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