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肠癌引起的腹痛通常与肿瘤的位置有关,疼痛区域可能出现在腹部左侧、右侧或下腹部,具体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肠癌可能由长期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炎症、肠道息肉恶变、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左侧腹痛:左侧腹痛可能与降结肠或乙状结肠肿瘤有关。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位于腹部左侧,肿瘤生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建议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配合化疗或放疗。
2、右侧腹痛:右侧腹痛可能与升结肠或盲肠肿瘤有关。升结肠和盲肠位于腹部右侧,肿瘤可能导致局部炎症或梗阻,引起钝痛或绞痛。诊断可通过腹部CT或结肠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情选择化疗或靶向治疗。
3、下腹部痛:下腹部痛可能与直肠肿瘤有关。直肠位于盆腔,肿瘤生长可能引起下腹部坠痛或排便时疼痛。诊断可通过直肠指检或肠镜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结合放疗或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4、腹痛伴随症状:肠癌患者除腹痛外,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以及便血、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或慢性失血有关。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5、疼痛程度与进展:肠癌引起的腹痛程度可能随病情进展而加重。早期可能仅为轻度不适,晚期则可能出现剧烈疼痛,甚至伴随肠梗阻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手段,以缓解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肠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定期复查和随访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