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心肺复苏可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方式实施。心肺骤停通常由心脏疾病、窒息、电击等原因引起。
1、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通过按压胸骨中下段,促使心脏泵血。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需确保患者平躺于硬质平面,双手交叠置于胸骨中下段,用力均匀且快速。
2、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通过口对口或使用呼吸气囊为患者提供氧气。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吹气量以胸廓抬起为宜。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为2:30,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3、电除颤:电除颤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时,需按照设备指示操作,确保电极片正确粘贴于患者胸部。电除颤应在心肺复苏开始后尽快实施,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4、持续监测: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瞳孔反应等。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应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并将患者置于恢复体位,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
5、团队协作:心肺复苏需要多人协作,包括按压者、人工呼吸者、电除颤操作者等。团队成员需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确保心肺复苏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心肺复苏后,患者需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护理。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汤等。运动方面,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期复查,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