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糖尿病晚期出现尿毒症的患者昏睡症状较为严重,通常提示病情进展,需及时就医。昏睡可能与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毒素累积、脑水肿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晚期患者出现尿毒症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导致血液中尿素氮、肌酐等物质浓度升高,引发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常伴随多系统功能障碍,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中神经系统受累可能导致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高血糖状态可导致渗透性利尿,进一步加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这些都可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诱发昏睡。代谢性酸中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酸性代谢产物积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意识障碍。脑水肿则可能由尿毒症毒素直接损伤脑细胞或电解质紊乱引起,进一步加重昏睡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治疗需从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透析清除毒素等方面入手。血糖控制可通过胰岛素注射实现,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10-20单位/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0-20单位/次。纠正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5%浓度,250-500毫升静脉滴注。电解质紊乱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低钠血症可补充生理盐水,高钾血症可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浓度,10-20毫升静脉注射或胰岛素联合葡萄糖治疗。透析是清除尿毒症毒素的有效方法,常用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4小时;腹膜透析每日4次,每次2升透析液交换。脑水肿治疗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20%浓度,125-250毫升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糖尿病晚期尿毒症患者出现昏睡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同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