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抗抑郁药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缓解焦虑等方式治疗。服用抗抑郁药后,部分人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性格变化、行为异常等反应。
1、情绪波动:抗抑郁药通过调节大脑中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帮助改善情绪。部分患者在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如情绪低落与兴奋交替出现。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2、性格变化:抗抑郁药可能影响人的性格表现,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变得更为外向或内向。这与药物对大脑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有关。建议患者保持自我观察,记录情绪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药物剂量不当导致性格异常。
3、行为异常:抗抑郁药可能引起行为异常,如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与药物对大脑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有关。建议患者避免从事高风险活动,如驾驶、操作机械等,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4、睡眠改变:抗抑郁药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失眠或嗜睡。这与药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有关。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5、食欲变化:抗抑郁药可能影响食欲,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食欲增加或减少。这与药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有关。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抗抑郁药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药物效果及副作用。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镁、锌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鱼类等,有助于改善情绪。运动方面,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缓解焦虑、改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