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中晚期肺癌可通过靶向治疗有效控制病情。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方式,适用于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EGFR突变、ALK重排、ROS1重排等基因变异是常见的靶向治疗适应症。通过口服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250mg/片、厄洛替尼150mg/片、奥希替尼80mg/片等,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通常由基因突变、肿瘤细胞增殖信号异常、肿瘤微环境改变等原因引起。
1、基因突变: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是靶向治疗的主要适应症。这些突变导致肿瘤细胞异常增殖,靶向药物通过抑制突变基因的活性,阻断肿瘤生长信号。治疗时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认突变类型后选择相应药物。
2、肿瘤细胞增殖: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的关键信号通路,如EGFR通路、ALK通路等,阻止肿瘤细胞增殖。例如,吉非替尼通过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减少肿瘤细胞分裂和扩散。
3、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机制也是靶向治疗的靶点。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减少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4、耐药机制: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例如,EGFR突变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后可能出现T790M突变,此时可更换为奥希替尼,以克服耐药性问题。
5、副作用管理:靶向治疗可能引起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联合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抗组胺药、止泻药等。
中晚期肺癌患者在进行靶向治疗时,应结合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饮食上注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鸡蛋、新鲜蔬菜等,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