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仍存在癌变风险,可能与息肉类型、切除完整性、术后随访等因素有关。术后可通过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降低风险。
1、息肉类型: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主要前驱病变,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风险较高。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评估风险,必要时进行更密切的随访。
2、切除完整性:内镜下切除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术后癌变风险。如果切除边缘有残留或切除深度不足,可能导致病变复发或癌变。术后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认切除是否彻底。
3、术后随访:定期结肠镜复查是预防癌变的关键。建议术后1年进行首次复查,根据息肉类型和数量调整后续随访间隔。高危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4、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癌变风险。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5、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预防息肉复发和癌变。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100mg/d、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200mg/d和钙剂1200mg/d,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随访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高危患者需密切监测,必要时进行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复查是降低癌变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