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辅助治疗。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中药治疗高血压主要以平肝潜阳、滋阴降火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天麻钩藤饮、牛黄降压丸、复方罗布麻片等。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石决明等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服;牛黄降压丸含有牛黄、珍珠、冰片等,每次1-2丸,每日两次;复方罗布麻片由罗布麻、丹参、黄芪等制成,每次2片,每日三次。
2、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钙、镁的食物摄入,如香蕉、菠菜、牛奶等。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精神调节: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5、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了解病情变化。家庭自测血压时,选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前各测量一次,记录数据并定期复诊。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治疗,中西医结合,通过中药调理、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干预,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