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判断依据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心脏骤停可能与心脏病、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然倒地、无反应、无呼吸等症状。紧急处理包括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
1、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几秒钟内,患者可能突然倒地,无法唤醒。此时应立即检查呼吸和脉搏,确认是否为心脏骤停。
2、呼吸停止:心脏骤停后,患者呼吸会迅速停止,表现为胸部无起伏、口鼻无气流。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人工呼吸应与胸外按压结合,确保有效心肺复苏。
3、脉搏消失:心脏骤停时,患者的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法触及脉搏。这是判断心脏骤停的重要依据之一。确认脉搏消失后,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
4、皮肤变化:心脏骤停患者皮肤可能变得苍白或发绀,尤其是口唇和指甲床。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停止,导致组织缺氧。皮肤变化是心脏骤停的辅助判断依据,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5、瞳孔变化:心脏骤停后,患者的瞳孔可能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这是由于脑部缺氧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瞳孔变化是心脏骤停的晚期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包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分析心律并给予电击,帮助恢复心脏正常节律。急救过程中需保持冷静,确保操作规范,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专业医疗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