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紧张会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升高,通常与压力激素释放有关,但具体升高幅度因人而异。对于紧张引起的血糖波动,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调节饮食和监测血糖来应对。紧张时,身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促使肝脏释放更多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部分人群在紧张时血糖可能升高1-2 mmol/L,但也有人反应不明显。
1、紧张引起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压力激素的作用。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释放会激活肝脏中的糖原分解过程,导致血糖水平上升。这种生理机制是身体应对压力的自然反应,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2、放松训练是缓解紧张和稳定血糖的有效方法。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都可以帮助降低压力激素水平。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放松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身心状态,减少血糖波动。
3、饮食调节对控制紧张时血糖升高很重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绿叶蔬菜,可以保持血糖平稳。避免高糖食物和含咖啡因饮料,因为这会加剧紧张感并导致血糖升高。
4、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紧张对血糖的影响。尤其是在感到紧张时测量血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糖尿病患者应更加关注这种情况,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5、适度运动可以缓解紧张并改善血糖控制。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能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这种物质能够提升情绪、减轻压力。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维持血糖平稳很有帮助。
6、充足睡眠对预防紧张和稳定血糖很重要。睡眠不足会加重压力感,影响血糖调节。成年人应保证每晚7-9小时的优质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紧张引起的血糖波动是身体对压力的正常反应,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影响健康。通过放松训练、调节饮食、监测血糖、适度运动和保证充足睡眠,可以有效管理紧张时的血糖水平。如果经常出现明显的血糖波动,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对于维持血糖稳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时,学会正确地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维护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