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皮肤真菌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并结合日常护理防止复发。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抗真菌药膏、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及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皮肤真菌感染通常由真菌侵入皮肤引起,常见于潮湿、温暖的环境,或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1、外用抗真菌药膏是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膏包括克霉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生长,缓解瘙痒和红肿。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或连续使用至症状完全消失,通常需要2-4周。
2、口服抗真菌药物适用于严重或广泛感染的情况。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片剂。口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对深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但需注意,口服药物可能引起肝肾功能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是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真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迅速,因此应避免长时间穿着湿衣物或鞋子。洗澡后彻底擦干身体,尤其是皮肤皱褶处。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和鞋袜,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或毛巾,减少感染风险。
4、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真菌感染。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锌和硒。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需注意预防真菌感染。
5、避免交叉感染是防止真菌传播的关键。家庭成员之间避免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定期清洗和消毒衣物、床单等物品,使用高温烘干或阳光暴晒杀灭真菌。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健身房等,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赤脚行走。
皮肤真菌感染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是预防真菌感染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