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监测引流液性质和量。脑室引流管用于治疗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堵塞或引流过度等并发症。保持引流管通畅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避免扭曲或受压;预防感染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监测引流液性质和量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如颜色、透明度或量的变化,需及时报告
1、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堵塞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确保无扭曲或受压。护理人员应每2-4小时检查一次引流管,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患者剧烈活动或头部过度移动,防止引流管移位或脱落。
2、预防感染。脑室引流管直接与脑室相通,感染风险较高。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手部消毒、无菌手套和器械的使用。敷料应每日更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3、监测引流液性质和量。引流液的颜色、透明度和量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每日引流量在150-500毫升之间。若引流液呈血性或浑浊,或引流量突然增加或减少,可能提示颅内出血或感染,需立即通知
4、控制引流速度。引流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颅内压骤降,引发头痛、恶心等不适。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调整引流瓶高度,控制引流速度。通常引流瓶应高于患者头部15-20厘米,具体高度需根据病情调整。定期记录引流量,确保引流速度稳定。
5、心理护理。患者可能因引流管的存在感到焦虑或恐惧,护理人员需耐心解释引流管的作用和护理要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家属也应参与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需综合多方面的措施,包括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监测引流液性质和量、控制引流速度以及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护理规范,确保患者安全。通过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