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通常选择在角膜边缘或巩膜上,以最小化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手术切口的位置由患者的眼部解剖结构、白内障类型以及手术方式决定,主要包括角膜缘切口、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
1、角膜缘切口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具有愈合快、术后散光小的特点。这种切口适合大多数白内障患者,尤其是术前存在散光或需要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患者。切口的长度通常在2.2至3.2毫米之间,具体根据人工晶体的直径和手术器械的需要进行调整。
2、巩膜隧道切口位于巩膜上,距离角膜缘约1.5至2.0毫米。这种切口的优势在于术后稳定性高,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它常用于复杂白内障手术或需要额外操作的情况,如玻璃体切割术。切口方向与角膜呈一定角度,有助于术后伤口闭合。
3、透明角膜切口直接位于角膜上,通常选择在颞侧或上方。这种切口适用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能提高手术精准度。切口位置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术后用眼习惯,如阅读或驾驶的需求,以减少视觉干扰。切口的弧度与角膜曲率一致,以保持角膜的完整性。
手术切口的具体位置还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核硬度等因素。例如,角膜较薄的患者可能更适合巩膜隧道切口,以减少角膜变形的风险。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切口位置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以避免术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术后切口的护理同样重要。患者需按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以促进切口愈合。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切口并发症,如感染或愈合不良,并采取相应措施。
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位置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需结合具体病情和手术技术进行全面评估。术前的详细检查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清晰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