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跟疼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脂肪垫萎缩、滑囊炎等原因引起。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与脚趾的带状组织,长期站立、跑步或穿不合适的鞋子可能导致筋膜反复牵拉损伤。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可通过拉伸锻炼、定制鞋垫缓解症状。
2、跟腱炎:
跟腱过度使用或突然增加运动量会引起肌腱发炎,常见于篮球、跑步等运动人群。疼痛多位于脚跟后方,伴随局部肿胀。休息、冰敷和离心训练是主要干预方式。
3、跟骨骨刺:
长期足底筋膜牵拉刺激跟骨骨膜,导致骨质异常增生形成骨刺。X光检查可确诊,疼痛在承重时加剧。超声波治疗和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症状。
4、脂肪垫萎缩:
脚跟部位脂肪垫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缓冲作用减弱引发疼痛。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脚跟正中持续性钝痛。选择软底鞋和使用硅胶后跟垫可减轻压力。
5、滑囊炎:
跟骨后方滑囊因摩擦或感染发生炎症,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需鉴别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需制动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日常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避免赤脚行走;每天用网球滚动按摩足底10分钟;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运动前后做好跟腱拉伸;疼痛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明显肿胀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应力性骨折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