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常用药物包括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等,具体选择需结合症状和病因。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
1、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反酸、烧心症状明显者。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也可作为替代选择。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
2、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硫糖铝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中和胃酸并促进黏膜修复。尤其适合伴有胃黏膜糜烂或出血倾向的患者。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引起的便秘等不良反应。
3、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能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适用于胃动力障碍型患者,但需排除机械性梗阻等禁忌证。
4、消化酶制剂:
胰酶肠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可补充消化酶,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适合伴有明显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的慢性胃炎患者。
5、中成药:
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等中成药具有理气和胃功效,可辅助缓解胃脘胀痛等症状。使用前需辨证施治,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胃肠蠕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胃镜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