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预防脑中风主要通过降低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作用和减少血栓形成等机制实现。
1、降低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水平降低可减缓动脉壁脂质沉积。
2、稳定动脉斑块:
他汀类药物可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减少斑块内脂质核心,降低斑块破裂风险。动脉斑块破裂是脑中风的重要诱因,斑块稳定性提高能有效预防血栓事件发生。
3、改善血管内皮: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改善血管舒张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内皮功能改善有助于维持脑血流灌注。
4、抗炎作用:
他汀类药物能抑制多种炎症因子产生,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慢性低度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抗炎作用可延缓脑血管病变进展。
5、减少血栓形成: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凝血因子生成,调节纤溶系统功能。这些作用共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预防脑动脉血栓形成。
除规范用药外,预防脑中风需配合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监测血脂指标,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预警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