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受累关节范围。关节炎是关节炎症的统称,可能由退行性变、创伤或感染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对称性关节损害特征。
1、病因差异:
关节炎的病因包括关节软骨磨损如骨关节炎、外伤性关节损伤或细菌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相关,体内产生自身抗体攻击滑膜组织,导致慢性炎症反应。
2、症状特点:
普通关节炎多表现为局部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典型症状包括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对称性关节肿痛,常伴有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
3、受累范围:
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后期可能侵袭心、肺等器官。
4、病理改变:
普通关节炎以关节软骨破坏为主,可见骨赘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征性改变为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逐渐侵蚀关节软骨和骨组织,导致关节畸形。
5、诊断标准:
关节炎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类风湿性关节炎需结合血液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阳性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活动。骨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保证充足睡眠,急性期减少关节活动。两类疾病均需定期监测关节功能,出现关节变形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