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晕针通常不会持续一辈子,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心理、神经系统或身体敏感性引起的,在大部分人身上可以通过心理调节、逐步适应、医学手段等方法改善。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期反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原因。
1、心理因素的影响
许多晕针患者是对针头、注射过程或疼痛产生恐惧,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发血压下降和晕厥。例如,注射前过度紧张、看到血液或针头就心跳加速,会进一步加重晕针的发生频率。对此,可以尝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缓解紧张,同时避免直视针头或注射现场。如果情况严重,咨询心理医生进行脱敏治疗,如系统性脱敏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
2、自身体质因素
部分晕针者具有低血压、低血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体质。注射过程中,身体会对压力或疼痛产生特殊反应,导致短时间脑供血不足,从而晕厥。解决时,建议注射前保持好的营养状态,例如提前1小时吃点含糖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香蕉、全麦面包。注射完成后坐下休息片刻,避免因快速起身引发头晕。
3、疾病或其他潜在原因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迷走神经过度敏感、贫血、心理疾病,甚至焦虑障碍,也可能使人更容易晕针。如果手术后频繁晕针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液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时,可以结合针对性药物,如镇定剂帮助缓解焦虑,或使用如β受体阻滞剂避免心跳过速。
4、如何循序渐进克服
如果晕针只是轻度影响,可通过逐步适应的练习来脱敏。例如,观看针头或注射的短视频,逐渐增加观看时间,从而降低心理敏感度。实际注射时,尝试与医生沟通,分散注意力或带陪伴者增强安全感可以显著减轻症状。
大部分晕针问题是可控且可改善的,无需过度忧虑。如果晕针影响了正常生活或无法自行克服,尽早寻求医疗帮助,通过专业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更为稳妥。